七月份正式开启!关于「暑假应该做什么」和「暑假可以做什么」的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,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,既要快快乐乐的学习,又要轻轻松松的学习。于是前几天我们让部分学员的暑假计划拿给我们康康。
嚯!我忍不住“拍一拍”大家的小脑袋,各位都在雷区边缘蹦跶,一不小心就完全栽进去了呢。
比如想要在暑假完成专业课背诵的朋友,比如给自己安排了一堆课外书的朋友,比如要在暑假做完所有真题的朋友...
如果你的计划里也有上述安排,那你一定要注意了,踩雷预警。
于是我们“愁眉苦脸”的结合大家做的计划总结出暑假复习的五大雷区!争取给大家排排雷避避坑,能捞一条咸鱼就捞一条。
五大雷区
- 时间规划不清晰 -
- 盲目完成任务式阅读 -
- 做了一堆无意义笔记 -
- 自闭式孤独学习 -
- 学是学了但看见题就死了 -
雷区一:高中生式学习规划
绝大部分同学都会从起床开始,给自己一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规划表。实际上这种规划表几乎毫无用处。不仅会因为各种突发状况比如赖床而彻底流产,也会导致没有完成计划而极度的愧疚,严重时甚至会心态崩。
在整个备考期间,除了后期掐表写真题模拟题以外,在任何的时候我们都不需要这种精确性的时间规划,我们需要的只是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,尽可能高效率的学会更多的知识,并且更加充分的利用碎片时间。
毕竟像背单词这种事,根本不需要占用早上完整的一个小时。
避雷关键: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且提高学习效率?
雷区二:完成任务式阅读
毕竟大家都知道暑假要尽可能多的输入知识,而输入知识的方式无非看教材。所以很多同学就给自己安排了比如一天一章,十天看完一本教材这样的规划。
但实际上是,所有的知识彼此之间都是有关联性的,盲目的去阅读只会导致细碎的知识越堆越多,无归类、不知如何使用的知识点零散的分布在你的书本、笔记和pad上,实际上对整体的复习起不到什么有效的帮助。
甚至这种一天读一章的规划,最后会沦为完成任务式的阅读,读是读了,时间也花了,但最后到底读到了什么?学到了什么?有什么用处?一问三不知。
避雷关键:如何将阅读教材变成神助攻而不是浪费时间的鸡肋练习?
雷区三:毫无意义式记笔记
大家现在都知道暑假要做“归类笔记”,但笔记到底怎么做?怎么做笔记才不会沦为盲目的抄书、抄目录和抄课程ppt?怎么样才能完成学长学姐们在经验贴里反复强调的「自己的专属笔记」?
笔记一定不能是抄书,也绝对不应该是把书本、论文、课外书的简单合并,而应该是综合性的内容。
避雷关键:如何做出能真正有用的笔记?
雷区四:自闭式埋头苦学
第一,缺少自觉性,同时也缺少可以监督你的人。出去喝一晚酒可以,但一旦发现酒真好喝迪真好蹦游戏真好玩,那就很不ok了。
第二,缺少进度对比。不和他人做比较的道理我们都懂,但是如果真的不知道大家的进度埋头苦学也会很自闭。
第三,缺少答疑解惑的人。暑期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提升阶段,无论是习题还是书本,遇到问题没人阶段,没人解决问题积压,完全一个恶性循环。
避雷关键:考虑在一个良性生态的社群里学习。
雷区五:无规划式知识输入
每年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最常听到的崩溃理由是:“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个啥,心里一点都没有底。”其实这也是大家暑假学习中的一个严重误区,一味的关注大量知识的输入,但缺少输出和应用的过程,导致知识点永远零散、即使已经可以把必背课文倒背如流,依然不知道如何答题。
避雷关键:有规划的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在答题中的应用。